一部電動自行車治理新規(guī),正在趕來的路上。近日,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發(fā)布《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(guī)定(草案修改稿·征求意見稿)》(以下簡稱“征求意見稿”),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。
電動自行車是很多市民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,滿足了諸多人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出行需要。在龐大的保有量和頻繁的使用強度下,電動自行車帶來的交通安全問題日益凸顯,闖紅燈、超速、逆行等情況屢禁不絕。問題頻發(fā)、頑疾難去,加強電動自行車治理勢在必行。
聚焦“小”切口,求解“大”問題。從大處看,征求意見稿涉及面廣、周延性強,對電動自行車生產、銷售、維修、道路通行、充電等各環(huán)節(jié)作出詳細規(guī)定;往細處看,相關條文可操作性強、管理頗具人性化,比如對于非法改裝、道路違法行駛等行為,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執(zhí)法主體和相應罰則,以提高電動自行車上路門檻和“撒野”成本,同時采用階梯式處罰手段、避免“一刀切”。
難辦的事,商量著辦。破解城市電動自行車難題,必須尋求“最大公約數(shù)”,找到安全與發(fā)展的平衡點。
開門問策。在征求意見階段,要始終把群眾的痛點作為立法要解決的首要問題,提高民意調研的“含金量”。比如有人提出對非法拼裝改裝、以舊充新等隱患問題探索實施賦碼溯源管理,加強電動自行車數(shù)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;還有人提出要想辦法持續(xù)優(yōu)化道路設施,為騎行者騰出更多、更安全的行駛空間……訴求合情合理,可供立法參考。堅持開門立法,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、問效于民,方能確保法規(guī)滿載民意。
眾人劃槳。在涉及多方復雜利益訴求的情況下,解決城市電動自行車治理難題務必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,集思廣益、群策群力。推進新規(guī),不僅僅是某一個部門的事,與電動自行車生產、使用、管理等息息相關的主體,如生產企業(yè)、管理部門、小區(qū)物業(yè)、電商平臺、普通市民等都是共治鏈條上的一環(huán)。體現(xiàn)在立法設計上,怎樣避免電動自行車“帶病上路”、如何規(guī)范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等,相關各方都應積極參與進來,為征求意見稿提出“金點子”、貢獻“好聲音”。
電動自行車治理非一日之功。期待廣州迎難而上、持續(xù)發(fā)力,在兼顧城市管理和民生需求的基礎上走出一條新路。
(編輯: 吳嘉祺)